教师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简介 >> 正文

狄燕清

2025年08月07日 10:42  点击:[]

狄燕清

职称:教授

电话:15891374094

办公室:商洛学院丹江校区4号楼508

mail:slxydyq@126.com

研究方向: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无机配合物及改性助剂的开发

简历:

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物理化学的功能材料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就职于商洛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2017年晋升副教授职称,2024年9月在西安科技大学刘向荣教授课题组做访问学者1年。

主要从事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及尾矿建筑材料相关助剂的探索合成、无机配合物的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商洛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商洛学院优秀电子教案、商洛学院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商洛市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准国家立项,指导互联网+获校级银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申请并结题商洛学院教改项目、课改项目4项,主编教材1部,参与团队的《物理化学简明教程》课程录制并在智慧树上线;先后主持/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项目、陕西省科技厅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5件。

主要科研项目:

(1)肝素钠提取新工艺研究,陕西省科技厅,1万元,2024.04-2025.12项目负责人,结题。

(2)利用钒尾矿废渣制备高性能充填料技术研究与应用,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项目,60万元,2022.01-2024.12,项目负责人,在研。

(3)基于钼尾矿废渣水化反应热力学精准制备高性能胶凝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陕西省教育厅,5万元,2021.01-2023.12,项目负责人,结题。

(4)基于天然气液化过程中非甲烷气体吸收分离材料的开发技术研究,企业委托课题(延安新沃达天然气有限公司),5万元,2024.10-2026.10,项目负责人,结题。

(5)钒尾矿的矿物学特征分析,企业委托课题,5万元,2021.01-2022.10,项目负责人,结题。

(6)肝素钠提取新工艺研究,企业委托课题,20万元,2022.05-2022.11,项目负责人,结题。

(7)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商洛学院,2016.01-2017.12项目负责人,结题。

(8)利用商洛钼尾矿制备墙体保温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陕西省科技厅,2014.01-2015,12项目负责人,结题。

(9)4-甲基席夫碱构筑的功能配合物的合成与超氧负离子的催化活性研究,陕西省教育厅,2017.01-2018.12,项目负责人,结题。

(10)铁尾矿免蒸养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研究,商洛市科技局,2014.01-2015.12,项目负责人,结题。

(11)酰腙类功能配合物抑制丹参枯萎病菌生长代谢的生物量热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人,结题。

(12)钼尾矿废渣制备绿色环保新型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究,陕西省科技统筹服务地方重大专项,主要参与人,结题。

主要成果奖:

(1)基于精准构建MOF基功能材料实现对尾矿库区环境污染物处理的热力学研究,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三等奖,2023。

(2)矿冶固废协同制备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商洛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商洛市人民政府,2018。

(3)典型尾矿制备新型绿色环保建筑保温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商洛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商洛市人民政府,2016。

(4)多固废协同制备新型低碳胶凝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3。

(5)利用矿冶固废制备新型低碳环保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2。

(6)大宗矿冶固废协同制备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关键是技术研究与应用,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1。

(7)矿冶固废协同耦合制备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0。

(8)典型尾矿制备新型绿色环保建筑保温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18。

(9)掺钼尾矿发泡水泥保温材料的制备,荣获“中建西部建设杯”《新型建筑材料》固废资源化优秀论文二等奖。

(10)秦岭矿冶固废资源化利用创新团队,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2025。

(11)MOF基功能材料热化学创新团队,陕西省教育厅青年科技创新团队,2022。

(12)矿产资源绿色开发与循环生产创新团队,商洛市科技局科技创新团队,2018。

主要学术论文:

[1]狄燕清,安美子,李峰,等.活化钒尾矿制备高性能矿山充填胶凝材料研究[J].非金属矿,

2025,48(02):9-11.

[2]Yanqing Di, Yiheng Chen, Yang Cao, et al.The Investigation of CO2Chemical Fixation and Fluorescent Recognition forYb-IIIOrganicFramework. Catalysis Letters,2023,153(3).

[3]Yanqing Di, Yiheng Chen, Yang Cao, et al.A Terbium(III)−Organic Framework for High Catalytic Performance on Cycloaddition of CO2with Epoxides Under Mild Ccondition. Catalysis Letters,2023,153(5).

[4]狄燕清,孙佳,崔孝炜,等.掺钼尾矿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机理研究[J].非金属矿,2023,46(03):38-41.

[5]狄燕清,陈一恒,曹阳,等.利用钼尾矿制备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机理研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22,42(06):101-105.

[6]Di Yanqing, Cui Xiaowei, Liu Yongliang, et al. Crystal structur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rare earth complexes with designed 2-carbonyl propionic acid-4-nitro benzoyl hydrazone. Polyhedron,2019(171): 571-577.

[7]Di Yanqing, Cui Xiaowei, Liu Yongliang, et al. One novel functional Cd-CPs as luminescent sensor for efficient sensing of Fe3+cations in aqueous solution.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2019(108):491-496.

[8]Di Yanqing, Liu Yongliang, Di Youying, et al. Crystal Structure and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f Rare Earths Aryl- acylhydrazone Complexes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结构化学,2018,27(4): 557-563.

[9]Di Yanqing, Cui Xiaowei, Nan Ning, et al.Hydration Reaction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s Prepared with Molybdenum Tailings.Chemic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2018,66: 7-12.

[10]狄燕清,邸友莹,刘永亮,等.基于芳香酰腙配体的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性质[J].化学通报,2017, 80(8):760 - 764.

[11]狄燕清,崔孝炜,南宁,等.利用钼尾矿制备保温材料的工艺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7, 44(02):121-124.

[12]狄燕清,崔孝炜,庞华,等.氯氧镁水泥基钼尾矿胶砂的制备[J].新型建筑材料,2017, 44(07):112-114.

[13]狄燕清,崔孝炜,李春,等.掺钼尾矿发泡水泥保温材料的制备[J].新型建筑材料,2016, 43(04):10-13.

[14]狄燕清,崔孝炜,庞华,等.掺尾矿新型轻质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6, (06):66-69.

[15]狄燕清,崔孝炜.掺尾矿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J].商洛学院学报,2015,29(06):32-36.

[16]狄燕清.稀土标记轮状病毒抗体的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2,26(04):12-14.

[17]狄燕清.时间分辨荧光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J].商洛学院学报,2011,25(06):29-33.

主要授权专利:

(1)一种耐水性骨胶的改性方法,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610967223.4

(2)一种流速均匀的矿山充填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2322970874.7

(3)乙炔发生和净化的实验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720123950.2

(4)一种改进型化学实验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620579876.0

(5)一种无机泡沫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310401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