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一流专业·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聚焦秦岭生态资源铸就绿色智化英才
——商洛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全景解读
巍巍秦岭,涵养万物生灵;滔滔丹江,浸润创新沃土。商洛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位于秦岭生态腹地,肩负区域绿色发展使命,深耕生态环保、功能材料、绿色化工三大领域。这里不仅是分子世界的探索殿堂,更是新时代“两山理论”和“美丽中国”践行者的摇篮。
一、专业速览:生态资源与绿色使命的交融
1.1专业名片
专业名称 |
应用化学 |
学 制 |
四年制 |
授予学位 |
工学学士 |
专业代码 |
070302 |
在陕招生代号 |
20 |
所属学院 |
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 |
1.2专业简介
商洛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始建于2009年,2017年入选陕西省首批“一流专业”、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专业围绕秦岭生态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化工技术、新材料开发及分析检测等领域人才需求,培养具备扎实化学理论基础、精湛分析检测技术、创新工程实践能力及科研创新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特别注重秦岭生态资源利用和绿色化工技术融合,形成鲜明办学特色。
培养特色 |
学科交叉 |
融合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
技术前沿 |
引入智能智造及虚拟仿真系统、原位环境监测技术等新兴领域 |
地域赋能 |
深度对接“中国康养之都”建设 |
就业矩阵 |
毕业生能胜任化学、化工、材料、环保、制药、矿冶等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生产、检测、管理、研发等岗位,近三年初次就业落实率达96.5%,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2.5%。 |
1.3历史沿革
![[线上招生]应用化学专业介绍[2025]_09](/__local/6/CF/0A/24ED7F39D3280CBD574436FB06F_1CEB93E6_683A.jpeg)
二、专业亮点:三大支柱构筑核心竞争力
2.1学科定位
依托材料与化工硕士点、“材料与化工”省级一流学科、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围绕陕西绿色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重点打造秦岭生态资源利用和绿色化工技术特色研究方向,使应用化学专业成为“立足陕南,服务陕西”绿色发展的技术引擎与人才高地。
2.2特色亮点
依托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矿产资源清洁高效转化与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秦岭矿产资源化利用现代产业学院、陕西省创新创业试点学院、院士科协工作站、陕西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型仪器分析测试平台,紧密结合绿色化工、化学分析、智能制造、生态环保、生物制药、新材料等行业和领域对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构建了“一核三结合两联动”育人体系,在秦岭生态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化工技术、新材料开发及分析检测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
三、师资力量:大师领航与双师共育
3.1团队构成: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双聘院士1人,专任教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比81%,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8人。教师队伍中含硕士生导师6人,陕西省“三秦英才”3人、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课程思政标兵”1人,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1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1人,商洛学院“丹江学者”1人,商洛学院“丹江英才”3人,商洛学院“丹江新星”3人。各位教师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兼具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前沿的学术视野。他们以精湛的教学技能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指导,为教学注入高水平的学术内涵,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3.2教学团队优势
3.2.1锐意进取科教融合
本团队锐意进取,形成了高学历、年轻化的活力梯队。团队科研、教研生态活跃,注重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鲜活教学案例与创新训练项目,并适时引入学科前沿与应用研究新进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持续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构建多元化知识结构,显著提升学习主动性与参与度,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线上招生]应用化学专业介绍[2025]_18](/__local/D/95/E2/211B3799522E80FE08035ED7DAD_D34D6461_B027.jpeg)
3.2.2产教融合服务地方
本专业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紧密对接秦岭区域发展需求,近年来累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形成良性循环的科研生态。团队将学科前沿、创新成果及服务区域的经验系统融入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尖端技术的同时,深度参与面向秦岭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技术创新流程。依托“科研反哺教学”模式,不仅拓展学生的技术视野,更着重培养兼具深厚理论功底与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师资团队与陕西锌业公司、延长石油集团、陕西氟硅化工集团、华润集团等省内外知名央企、国企及商洛市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商洛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等权威机构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形成35个稳定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打造坚实实践平台。

3.2.3分层培养,精准育人
本专业实施“基础实验→综合实训→创新项目”递进式培养阶梯,并设立分析检测、绿色工艺等方向模块,实现能力分层提升,精准育人贯穿全程。自大一第二学期为每位学生配备高水平学业导师,基于个体差异与发展诉求量身定制培养方案。依托“三位一体”指导体系,通过针对性专项训练夯实基础、启发式小组研讨拓展思维、项目化实践指导强化应用,全方位激发专业潜能。本专业育人成效卓著,学生近年在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多名优秀毕业生继续至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更有学子在化工核心岗位崭露头角。这些成果生动印证了师资团队在个性化、精准化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彰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特色。

四、课程体系:理论深耕与实践淬炼
4.1课程地图
层级 |
课程类型 |
代表课程 |
培养目标 |
基础层 |
学科通识 |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 |
夯实理论基础 |
核心层 |
专业主干 |
化工原理、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工设计、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化工制图 |
掌握核心技术 |
拓展层 |
方向模块 |
环境监测、水质检验技术、食品检验技术、分离工程、反应工程、清洁生产与绿色化工 |
聚焦职业能力 |
创新层 |
实践项目 |
化工实验竞赛、化工设计大赛、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大创项目、“互联网+”项目 |
激发创新潜能 |
4.2教学场所与设施
建有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矿产资源清洁高效转化与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科协院士工作站和冶金矿山尾矿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个省级科研平台,科研、教学场地26000余平米,拥有独立教学、科研实验大楼。现有测试仪器和试验设备600余台(套),总价值4000余万元。拥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与仪表等教学、科研实验室86个,均用于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能保证学生学习的需要。


五、人才培养与就业:多元出口成就精彩人生
5.1培养目标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扎实掌握应用化学专业知识、理论与实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运用化学原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胜任工艺设计、流程优化、技术开发与工程管理。同时具备团队协作、组织协调能力及人文素养。毕业生可在化学、化工、材料、环保、制药、矿冶等领域从事生产、检测、管理、研发及工程设计等工作。
5.2就业情况
化学化工产业蓬勃发展,人才需求旺盛。陕西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强力驱动化工、环保、制药等领域就业前景持续向好,新能源材料、化学分析等方向人才需求尤为迫切,本专业毕业生连续三年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陕西锌业公司、延长石油集团、陕西氟硅化工集团、徐矿集团、药明康德、隆基绿能、长青能源化工等省内外知名龙头企业,展现出卓越的专业适配性,并获得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涌现出一批服务地方的专业人才,深耕环境保护、绿色能源、水质安全、食品检测及边疆教育等领域。
5.3考研深造
本专业拥有“材料与化工”硕士点。学校在政策、师资、资源等方面全力支持学生在本校深造。本专业实施专任教师全员导师制,精准辅导考研,研招一志愿录取率达100%,多名优秀毕业生被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
毕业生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考研上线率 |
31.11% |
28.54% |
30.82% |
32.87% |
30.25% |
一志愿录取率 |
100% |
100% |
91.70% |
92.31% |
100% |
六、实践活动:实践铸就担当
6.1专业实践实训
本专业与陕西锌业公司、延长石油集团、陕西氟硅化工集团、华润集团、中车新材料有限公司、弘元绿能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及商洛市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商洛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陕西土地建设研究院、陕西水环境集团等权威机构共建35个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教学创建了良好的平台。合作企业深度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专业见习等实践课程,承担实习指导、管理和考核工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6.2社会实践及双创活动
本专业构建“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双轮驱动育人体系。社会实践涵盖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社会调研三类基础活动,重点开展“三下乡”实践、政府见习、企事业实习及校内勤工助学项目,深化学生社会责任认知与实践能力。双创活动依托“互联网+”等赛事及孵化平台,组织学术科技竞赛、创业项目孵化;成果涵盖国家级/省级奖项、学术论文、专著、技术专利等,系统提升创新思维与实战技能。两类活动协同强化团队协作、复杂问题解决及职业核心竞争力,全面践行知行合一育人理念。




七、成果荣誉:奋斗者的勋章
7.1学术成果:
本专业立足秦岭生态资源开发与绿色化工技术突破,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科研管理机制,教学科研协同并进成效显著。在教学研究方面,先后承担省级、校级教改项目10项;主编教材、教学参考书8部;发表教改论文50余篇;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拥有应用化学专业省级教学团队,《有机化学》省级精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虚拟仿真中心(含《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实验》《仪器分析》),《专业综合实验》校级一流课程,《精细化学品化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科学研究方面,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90余项;企业委托横向项目100余项;获批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团队和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等多个科研团队;在国际国内高质量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奖项,有力支撑了国家和地方绿色经济发展。

7.2学生获奖
近年来,本专业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二等奖、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省级银奖、“挑战杯”陕西省特等奖等学科竞赛奖励20余项,获批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

八、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秦岭的每一片绿叶都书写着生命的密码,实验瓶中的每次反应都孕育着变革的力量。在商洛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你们将习得守护绿水青山的技艺,掌握点石成金的魔法。愿你们以烧杯为砚、移液管为笔,在绿色化工的蓝图上挥洒青春,让科学精神与秦岭情怀交相辉映,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化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