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负责人:崔孝炜
团队成员:侯小洁、刘 璇、刘明宝、南 宁、赵 威、张燕乐
一、团队基本情况
团队深入围绕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全面融入课程思政,认真落实《商洛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精心组织课程思政主题活动5次,邀请西北大学高胜利教授做课程思政专题报告6次。主办“课程思政”主题教学沙龙4次,参与相关教学沙龙10次。团队成员参加课程思政背景下思创融合与专创融合课程研修班、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提升培训班等10人次。2019年成立循环专业思政教研室,每个月召开1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五年来,团队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深度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取得了一系列课程思政建设成果,获批国家教育部新工科项目1个,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团队成员中1人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2人入选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
二、团队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情况
本课程是循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也是一门产教深度融合课程。课程内容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要求,紧紧围绕商洛学院“秦岭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办学特色,在全面讲授固废处理处置原理、技术及资源化工艺等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秦岭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应用案例融入其中,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致力于达到以下目标:
(1)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课程思政,使学生了解固废的产生、危害、污染控制和处理处置全过程,掌握固废的处理处置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知、观察、思维、实验、实践和设计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教学注重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通过项目驱动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有效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3)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挖掘隐藏在理论、实验、课程设计中的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培养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强化社会责任感、自觉传播专业伦理,达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
三、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
团队聚焦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特色,立足于秦岭丰富的矿产资源,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实践环节考核体系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有效提升了育人实效。
3.1教学思路创新设计
(1)思政元素挖掘与渗透设计
教学团队充分挖掘课程中的生态文明、资源循环、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工匠精神等相关课程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将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相融合,让学生成为课程思政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创造性思维培养设计
课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创新性提出“125”创造性培养设计,“1”是指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2”是指助力学生知识水平提升与实践能力增强;“5”是指通过以课堂教学为主、固废资源化特色实践项目为辅、课外科研能力培养为抓手、创新创业活动为驱动、课后教学反馈为评价的“五”方共同发力,将多个课程思政元素贯穿其中,让学生在固废领域相关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培养、专业素养提升等方面全面发展。
3.2教学方法创新探索
(1)将国家战略和课程知识相融合
加强科研前沿的渗透,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启发学生将理论、科研前沿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使学生扎实掌握课程知识、学科前沿,提高学生科研兴趣和探索求知精神,培养学生的逻辑、批判性和科学思维,助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国家责任感。
(2)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相融合
在课堂中融入垃圾分类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理念,将垃圾分类回收、光盘行动等融入教学,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带领学生前往固废处理龙头企业开展认知和生产实习,结合固废污染防治攻坚战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强化课外教学创新
课外教学方面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让学生通过参与相关科研实验和各类赛事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学以致用的能力。如结合实际案例和学科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申报大创项目、参加“互联网+”和挑战杯大赛,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五年来,团队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8项、省级大创项15项;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2项、银奖5项;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省级铜奖2项。
四、课程特色与创新
特色与创新:充分挖掘课程中的生态文明、资源循环、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工匠精神、绿色化工等相关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性提出“125”创造性培养设计,同时创新“课内+课外”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教学全过程,有效提升了“思政引领、产学研用、多轮驱动、协同育人”实效。
亮点:在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废弃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的基础上,建设并丰富了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课程思政资源库,为育人实效的提升提供了可靠保障。
五、课程建设成效
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授课过程,团队获教育部新工科项目1项、陕西省新工科项目1项、省级教改教研课题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本课程入选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配套课程《固废建材制备技术创新与实践》入选陕西省创新创业示范课程。团队成员获评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陕西好人等6人次,优秀事迹先后被陕西科技报、商洛日报、商洛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广泛宣传,并受邀在第八届全国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作经验交流。
中科院院士赵鹏大亲笔题写“变废为宝,变害为利”,鼓励我们大家将固废资源化利用这项工作坚持下去,并努力将科学研究与地方主要产业结合紧密,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